他們扎根田野 用每一鏟的發(fā)掘豐富著對中華文明的認識
原標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本科團支部學生投身考古事業(yè)——(引題)
“勇做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主題)
人民日報記者 丁雅誦
2013年五四青年節(jié)即將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5月2日給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本科團支部全體同學回信,勉勵當代青年珍惜韶華、奮發(fā)有為,勇做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
10年來,同學們牢記總書記的囑托,深扎考古一線,投身科技文物保護,致力文化傳播與傳承,努力使自己成為祖國建設的有用之才、棟梁之材。
——編 者
盧亞輝。
扎根田野——
“用每一鏟的發(fā)掘豐富著對中華文明的認識”
河南洛陽正平坊遺址考古現場,一片隋唐時期的重要街區(qū)被確認發(fā)現,這讓參與挖掘工作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盧亞輝興奮不已……
“過去,這里有很多高大宏偉的建筑,太平公主宅遺址就在這里。”盧亞輝俯身指向一塊刻有花卉紋理的磚塊說道,“這塊蓮花磚就是典型的唐朝紋樣。”
洛陽的夏天氣溫很高,長期在烈日下挖掘,盧亞輝的皮膚已被曬得黝黑發(fā)紅。撫摸著暴曬下的磚石,他曾笑著說:“或許這就是歷史的溫度吧?!?/p>
在正平坊遺址的田野考古項目中,盧亞輝是執(zhí)行領隊之一。從前期勘探準備、制定作業(yè)方案到實地開展發(fā)掘、文物檢測分析和保護,再到后續(xù)科研,他每天都十分忙碌。隋唐洛陽城正平坊是目前唯一一個考古發(fā)掘與揭露相對完成的隋唐時期里坊,總面積達26萬多平方米,坊內有重要的禮制建筑孔廟和國子監(jiān),還有安國觀(原為太平公主宅),其社會、歷史、學術、文化價值都是極高的。
團隊在正平坊東、西、南、北四面坊墻和南北坊門布設探溝,基本確認了正平坊的總體輪廓。后又清理了國子監(jiān)與孔廟遺址,目前南半部分平面已清理完成。緊接著,又清理了正平坊西半部安國觀遺跡,目前中路建筑群的平面布局基本清晰。
隨著負責發(fā)掘面積的增加,盧亞輝的任務越來越重。由原來負責的每年發(fā)掘300—500平方米,到現在負責每年近2000平方米的發(fā)掘面積,要處理的頭緒、遺跡現象呈幾何級增長。“在外人看來,田野工作是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挖土,但在我們發(fā)掘團隊看來,每次發(fā)掘都有新的遺跡出現,都在印證或修改已有的認識。我們在用每一鏟的發(fā)掘豐富著對中華文明的認識。”盧亞輝說。
回顧這些年,盧亞輝也曾彷徨。“每當遇到難題,我總會想起習近平總書記給我們的回信。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如今考古從‘冷門’學科不斷發(fā)展壯大,讓我們考古工作者信心倍增?!北R亞輝說。
何納。
科技文保——
“運用科學技術,改善文物保存條件、延長文物的壽命”
X光成像技術、紅外吸收光譜技術、電子顯微技術、CFD(計算流體力學)技術……這些對常人來說略顯新奇的專業(yè)名詞,卻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研究人員何納的工作日常。
電腦屏幕上,一個個虛擬展柜呈現在眼前,代表溫度變化和空氣流動狀況的彩色光譜不斷變換,記錄著與文物及儲藏環(huán)境相關的各項數據。何納解釋道:“借助計算機數字仿真技術,分析預測文物保存的環(huán)境狀況,并進一步優(yōu)化調控措施。”
“我從小就愛逛博物館,對文物懷有濃厚的興趣。雖然讀理科,但在填報志愿時,還是選擇了考古文博學院的文物保護專業(yè)?!焙渭{說。
在學校,何納廣泛學習各種知識:從竹木、紙張等有機質地文物,到青銅、陶瓷等無機質地文物;從考古發(fā)掘后的清理、拼接、修復,到館藏儲存中的監(jiān)測、調控,等等。在了解文物保護的各個方面知識后,何納確定了科技文保方向。
“文物是歷史的見證,必須保護好?!睂τ谧约核鶑氖碌倪@項事業(yè),她十分堅定,“我希望借助學科交叉的背景,運用科學技術,改善文物保存條件、延長文物的壽命?!?/p>
畢業(yè)后,何納來到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工作,將理論知識應用于文物保護一線。博物館館藏文物種類多、數量大、時間跨度廣,是文物保護的主戰(zhàn)場。在接觸大量文物的基礎上,何納將先進技術創(chuàng)新性地應用在館藏文物的保護中……
“我目前的研究重點在文物預防性保護上,也就是對文物展柜、展廳、庫房等進行監(jiān)測和調控,盡可能為文物提供一個‘穩(wěn)定、潔凈、適宜’的保存環(huán)境?!焙渭{說。
當下,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正向著科技保護的方向發(fā)展,需要研究、值得研究的課題很多,也需要更多專業(yè)人才投身其中。
“這是一個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廣闊舞臺,當你真正深入其中,會很有成就感。”談起未來的打算,何納表示,將繼續(xù)在科技文保領域深耕,努力成長為一名計算機輔助文物保護方面的專家,為實現文物的長久保存、推動中華文化的傳承和傳播提供助力。
蔡經緯。
策劃展覽——
“以展覽為橋梁,讓文化自信的種子在人們心中生根發(fā)芽”
站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吉金萬里——中國西南地區(qū)青銅文明展”的展柜前,作為策展人之一的蔡經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這是我國目前規(guī)模最大、展品數量最多、文物等級最高的西南地區(qū)青銅文明專題展,涉及考古遺址近百處。”
一場精彩的青銅藝術盛宴如何呈現在觀眾眼前?策展在其中起到怎樣的作用?蔡經緯打了個比方:“如果將一場展覽比作一臺好戲,那么策展就承擔著導演和編劇的角色?!?/p>
從選擇主題、閱讀資料,開始編寫“劇本”,到選擇最適合的文物做“演員”,再到籌劃展廳、布局、燈光、造景等“舞臺”布置……每件文物展出時的視覺效果、場景解說,都是策展過程中必須考慮的因素。
“既需要打開視野、搭建展覽的敘述框架,也需要細致謹慎、保證文物的絕對安全。”蔡經緯說,“比如,在‘吉金萬里’展覽中,每到一處借展地點,都要仔細檢查文物狀況;在裝箱運輸時,有時需要根據文物的尺寸、形狀,切割出合適的凹槽,確保文物能嚴絲合縫地卡在運輸箱里?!?/p>
之所以選擇策展工作,源于蔡經緯在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的一段實習經歷。“在跟著老師一起策劃布展的過程中,我對考古、對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入,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也進一步加強。”她感慨道,“在策展中,為什么要表達、想要表達什么、怎樣去表達,這些都是需要我們不斷追問的命題?!?/p>
將考古發(fā)掘、保護研究的成果展示到公眾面前,讓更多人了解國家寶藏的魅力,向更多人講述源遠流長的民族歷史,離不開每名策展人的努力。蔡經緯說:“目前,策展行業(yè)還有不少可以努力的空間,除了宏觀敘事的展覽外,從小切口出發(fā),由小見大、由淺入深,豐富互動形式、增強觀眾參與,值得進一步探索?!?/p>
展陳絕不僅僅是文物的展示,更要讓觀眾獲得美的熏陶,走進文物背后的世界。蔡經緯希望,“通過挖掘更全面的歷史,讓觀眾與過去建立連接,以展覽為橋梁,讓文化自信的種子在人們心中生根發(fā)芽?!?/p>
王思渝。
公眾考古——
“走出書齋,走進大眾,才能推動考古學成果真正落地”
前不久,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師、北京大學公眾考古與藝術中心主任王思渝來到浙江省安吉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參與了一場面向中小學生的考古研學新課程。
“同學們,從下往上盤泥條,把內外抹平就成型了?!痹谕跛加逅鶐ьI的研究團隊指導下,孩子們一邊了解“泥條盤筑法”,一邊動手實踐,制作出一件件童趣質樸的粗陶器。
此外,王思渝研究團隊還帶領孩子們走進“八畝墩”古墓葬遺址,學習使用考古手鏟、手刷等各種考古勘探、發(fā)掘、繪圖工具;引導孩子們復原主墓的墓道、墓室,觀察、辨認夯土剖面,親手體驗夯土制作……
“這樣的實踐活動很有意義,我希望考古學的科普不僅是對考古學成果的普及,也能讓孩子們沉浸式體驗考古學家的工作日常,理解考古所需要的科學思維和人文素養(yǎng)?!蓖跛加逭f。
探尋包括考古遺址、出土文物在內的文化遺產與公眾之間的關系,推動文化遺產的保護、展示和公眾參與,一直是王思渝的研究方向之一。多年來,他一直堅持進行社區(qū)調查?!半S著時代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意識到,保護、管理和展示文化遺產,不僅與科學相關,也要充分考慮與這些遺產相關聯的社區(qū)意見,從而在保護的過程中有效協調各方利益。”王思渝介紹。
有一次,王思渝去一處藏族傳統村落做調查,希望了解當地村民對歷史建筑的認知,以及他們日常是如何與這些歷史建筑互動的。他說:“從不被理解、不受待見,到老鄉(xiāng)主動邀請我吃晚飯、聊家常。那種被信任的感覺,讓我覺得十分溫暖,也更認可自己的工作價值?!?/p>
“考古學并不只是象牙塔里的學問。走出書齋,走進大眾,才能推動考古學成果真正落地?!北种@樣的理念,王思渝堅持行走于高校與社會之間:盡可能收集材料,為學術科研提供資源,為相關部門決策提供參考;向大眾傳播考古知識,提升公民考古素養(yǎng),構建歷史認同……
此外,作為一名教師,王思渝總是引導學生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è)中,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為社會作貢獻。他說:“我常常鼓勵學生多去基層走一走、看一看,希望他們更直觀地了解考古和文化遺產相關工作的實際情況。而在實踐的過程中,大多數學生也對實現自己的青春夢想有了更大的勇氣和決心?!?/p>
“珍惜韶華、奮發(fā)有為,勇做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銘記總書記的囑托,王思渝和同學們將不忘初心、不斷前行……
(厲燁參與采寫)
記者手記
扎根在磨礪青春的第一線
認識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感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離不開考古學。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到考古一線、挑起考古工作的大梁,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傳承中華文明的使命與擔當。
在采訪中,我感到年輕的考古人身上有著一種令人欽佩的特質,那就是耐得住性子、守得住初心。“這里的每個角落都是我們拿著小鏟子一點點挖出來的”“修復文物時要特別精細,有時候一毫米的差距就會讓殘塊無法填充”……擇一事、終一生,相信通過他們“手鏟釋天書”的接力傳承、“甘坐冷板凳”的悉心呵護,中華文明的瑰寶一定能夠更好地呈現于世并傳于后人。
在從事考古的過程中,年輕人學到了知識,收獲了成長。從與農民同吃同住、調研當地土質狀況,到建模、拍照、繪圖、寫報告,再到下工地、租車、找快遞……考古,可謂磨礪青春的第一線。扎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錘煉意志品質,年輕的考古人在實際工作中,展現出當代中國青年奮發(fā)有為的精神風貌。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當代中國青年有著極強的民族自信心和責任擔當。當個人奮斗與國家發(fā)展同頻共振,廣大青年就能在實現出彩人生的同時為國家發(fā)展作出貢獻。期待更多年輕人在考古一線成長成才,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以上圖片均為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