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牛賀洲
東勝神洲
吉祥塔
須彌靈境是頤和園后山的一組龐大的建筑群,但這樣壯麗的建筑卻在英法聯(lián)軍的炮火中消失了。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只是光緒年間為了存放原大報恩延壽寺殘存的佛像重建的一部分。已遠不能和原寺相提并論了。須彌靈境整個建筑群座南朝北,平面性形狀略呈丁字形,與承德普寧寺的建筑時間大體相同,風格也近似---均為漢藏混合的臺式建筑群。北部為漢式南部為藏式,由北向南依次升高,總長約500米。漢式殿堂部分因受地形的限制,省去了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只留下正殿和配殿。第一層為三個牌樓圍城的一個廣場;第二層平臺為兩座面闊五間的二層配殿,寶華樓和法藏樓正殿須彌靈境在第三層臺地上,面闊九間。重檐歇山頂,殿內(nèi)供奉佛教諸神幾十尊。在須彌靈境南面的金剛墻上就是藏式建筑部分,以香巖宗印之閣為中心,四周圍繞西藏碉堡式建筑和喇嘛塔,這些建筑沿著陡峭的山體交錯排列。藏式建筑仿照西藏的桑耶寺所建,主體建筑為烏策殿,大殿四周環(huán)布四大部洲、八小部洲、日殿、月殿,外有圍墻環(huán)繞,四角建有綠、白、紅、黑四色舍利塔。須彌靈境的中心建筑香巖宗印之閣是一座三層的巨型樓閣,象征著須彌山----是印度神話中的神山。四大部洲是圍繞在香巖宗印之閣周圍臺地上碉房式建筑,分別象征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北俱盧洲。在四大部洲之外又有八小部洲,八小部洲就是四大部洲前后左右八個體量小些的碉房式平臺及平臺上的平頂小殿。在香巖宗印之閣的東南側和西南側各有一座碉房式平臺,就是日殿和月殿--象征著出沒回旋于須彌山兩側的太陽和月亮。在香巖宗印之閣四角各有一座造型不同、顏色各異的佛塔,天潔塔代表佛教密宗‘五智’中的‘大圓鏡智’;吉祥塔代表佛教密宗‘五智’中的‘平等性智’;地靈塔代表佛教密宗‘五智’中的‘成所作智’;皆蓮塔代表佛教密宗‘五智’中的‘妙觀察智’,與香巖宗印之閣代表的‘法界體性智’組成佛教密宗的五智。整個建筑群的南端是一段半圓形的圍墻,象征著世界的終極---鐵圍山。這樣一組反應完整的佛教宇宙觀、深奧的佛教理論與精美的園林藝術巧妙的結合在一起的建筑在英法聯(lián)軍的炮火中消失了,只剩下一些磚石塌臺。光緒年間雖重建了香巖宗印之閣,但三層的高閣改成了一層的殿堂,已失去了往日的風采,直到二十世紀才陸續(xù)恢復了其他部分建筑。((曉東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