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排除北約向烏克蘭派兵” 馬克龍此言并非一時沖動
楊震 上海政法學院東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
自烏克蘭危機爆發(fā)以來,西歐乃至整個西方世界都面臨著冷戰(zhàn)結束以來的最大地緣政治與經濟變數(shù)。各國領導人都在接受程度不等的考驗。作為歐洲傳統(tǒng)大國的法國自然首當其沖,其領導人的言論一直廣受各界關注。
最近,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的“不排除北約向烏克蘭派兵”言論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法國26日舉辦援助烏克蘭國際會議,探討如何為烏克蘭提供進一步的軍事和經濟支持,20多位歐盟成員國領導人在巴黎出席當天的會議。據(jù)美國“政治新聞網”歐洲版26日報道,斯洛伐克總理菲佐當天在前往巴黎出席上述會議前發(fā)表講話,他援引一份“列出將在巴黎討論議題的機密文件”稱,文件內容“讓人不寒而栗”。菲佐透露,幾個北約和歐盟成員國正考慮在雙邊協(xié)議的基礎上向烏克蘭派遣士兵。他強調,斯洛伐克不會參與向烏派兵。據(jù)法新社26日報道,當天有記者就菲佐相關言論向馬克龍求證,馬克龍回應說,巴黎會議并沒有就此問題達成官方共識,但西方國家向烏克蘭派兵的可能性不能被排除。此外,馬克龍還宣布將成立一個新的聯(lián)盟,向烏克蘭提供“中遠程導彈和炸彈”?!都~約時報》稱,馬克龍兩年來首次公開提出“向烏克蘭派兵”說,反映出西方削弱俄對烏軍事行動的意圖在不斷加強。美國“商業(yè)內幕”網站稱,此前西方已向烏提供大量軍事裝備,但如果西方向烏派兵,將意味著沖突的重大升級。不過,美國、德國、英國等國領導人27日在聲明中否認了“出兵烏克蘭”的可能。
法國在烏克蘭危機中向來態(tài)度謹慎克制,甚至一度被美國等國指責為“態(tài)度消極”,為何此次馬克龍的言論如此激進?作為一個少年得志的國家元首,馬克龍的政治手腕顯示出與其年齡不相符的老辣,這次也不例外——這絕不是未經大腦的一時沖動,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具體而言,馬克龍希望通過此舉達到幾個政治目的:
首先是定責。當前的戰(zhàn)場形勢對烏克蘭極端不利。2月17日,烏克蘭放棄苦心經營的最后一個堡壘城市阿夫迪夫卡,這座戰(zhàn)略重鎮(zhèn)在頓涅茨克以北10公里,是從哈爾科夫經伊久姆到頓涅茨克物流線的必經之路,也是盧甘斯克至克里米亞陸路的交通咽喉。棄守阿夫迪夫卡,意味著烏克蘭大平原幾乎無險可守,擅長大縱深戰(zhàn)役進攻的俄軍將會越打越順手。輿論普遍認為,烏克蘭戰(zhàn)敗已是時間問題,而非概率問題——馬林卡、巴赫穆特、馬里烏波爾等要塞城市被俄軍一一攻克,不僅給烏軍帶來巨大傷亡和裝備損失,更重要的是把烏軍的士氣打沒了。誰應對烏克蘭的失敗負責?馬克龍此時提出如此激進的建議,就是算準了美國不敢下場。將來一旦“秋后算賬”,美國首當其沖——就是因為美國不肯派出地面部隊,最終導致烏克蘭戰(zhàn)敗。
其次是拉攏。此時的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面對戰(zhàn)場態(tài)勢,必然是沮喪加恐慌。馬克龍說出了澤連斯基想說而不敢說的話,澤連斯基對此應該非常感激——如果法國參與烏克蘭戰(zhàn)后重建,那么這份好感有可能會起作用。然而,馬克龍要的可不僅是他的感謝,還有普京的好感。因為馬克龍通過此舉還替普京摸透了拜登的底牌,一個不敢下場的美國對于俄羅斯來說,是放手大干的最大保險。須知3月份就是俄羅斯大選,美國將瑞典拉入北約有針對這場選舉的意圖,這樣做使俄羅斯的地緣政治環(huán)境變得更加險惡。而馬克龍此舉起到的探底效果,或將提高普京的民眾支持率。
再次是拆臺。法蘭西民族向來有深深的民族自豪感。悠久光輝的歷史,強大的工農業(yè)實力以及有利的地緣政治區(qū)位,是法蘭西爭取世界大國的最大底氣。然而,美國通過北約控制西歐是法國成為世界大國的最大障礙。戴高樂在冷戰(zhàn)期間制造“空椅子危機”就是出于對北約的反感。馬克龍?zhí)岢龅摹芭杀闭f,有拆臺北約的效果——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聯(lián)盟,卻不敢派兵拯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烏克蘭”,那么這個軍事聯(lián)盟存在的意義是什么?何況該軍事聯(lián)盟還建立在損害歐洲國家主權的基礎上。
最后是引流。馬克龍在執(zhí)政后的日子并不好過。2023年3月,馬克龍強推退休改革法案,迅速引發(fā)民眾怒火,抗議浪潮和罷工宣言席卷法國多地,僅巴黎就有至少217人被捕。反對黨領袖也紛紛譴責執(zhí)政黨強推法案。盡管馬克龍勉強過關,但也元氣大傷。因此,馬克龍需要引流來增加人氣。俄方對馬克龍的言論回應稱,“當你談論政權更迭的時候,別忘了拿破侖?!币苍S馬克龍正需要法國民眾將其視為拿破侖。
綜上所述,看似激進的言論其實是馬克龍刻意為之。不過,這樣的政治手段真能增進法國的利益,維護歐洲的和平與繁榮嗎?這還有待觀察。
編審:唐華 蔣新宇 張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