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劍:“重理輕文”的觀念早該成為過去
文 | 郭英劍 中國人民大學首都發(fā)展與戰(zhàn)略研究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杰出學者”特聘教授
最近有關文科的討論又上了熱搜。這種對文科的簡單評價,不是來自于某個人,也不是偶然出現(xiàn)的,而是長期以來不少人對文科的一種固有偏見。今天圍繞文科爭論的再度緣起,依舊是高考志愿的選擇。
這讓我想起1980年代初期我在洛陽市第一中學上高中時面臨文理分科的困境。那時我的數(shù)學很好,語文、英語是強項,我卻因為喜歡文學而堅持要報文科。我的班主任,也是我的物理老師,專門跑到我家里跟我父母說,希望我不要報文科,“因為文科路子窄”。對老師出于善意的上門規(guī)勸,我一直心存感激,同時也感謝我的父母沒有強迫我必須選擇理科。最終我選擇了文科,當時并沒有就業(yè)上的考慮,只是自己的興趣使然。
當然,所有人的經(jīng)歷都只是個案,很難具有普適性,我不會以此激勵青年學子走我走過的道路。但由此可以看到,從1980年代就有的這種“重理輕文”觀念,如今并未發(fā)生根本性改變。
我一直認為,“重理輕文”觀念乃至后來成為一種偏見,是有其歷史原因的。中國古代重文科思想與制度立國,到了近代都未能形成適應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科學技術力量,所以才有李約瑟的“為什么科學和工業(yè)革命沒有在近代中國發(fā)生”之問。歷史地看,中國自清朝后期在與外國列強的諸多較量中處于劣勢,導致喪權辱國的事情不斷出現(xiàn)。再到后來的民國時期,因為科技落后、國力羸弱,導致在外交、軍事等方面同樣矮人一等。新中國成立后,國家極其重視科技發(fā)展,這些都是從歷史中吸取了教訓。
走到21世紀,當中國已經(jīng)走出歷史的陰霾,成為世界公認的經(jīng)濟大國,也是世界具有強大影響力的大國,在進一步增強科技實力的同時,重視文化建設、加強國際傳播等舉措也變得更加重要。
人們常說,科技是硬實力,文化是軟實力。在一次以科技人員為主的有關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與科技文化建設研討會上,我作為人文學者提出了一個觀點:當兩國國力相當、科技實力也相當?shù)臅r候,在雙方的較量中,文化也是一種硬實力。換句話說,越是國力強盛的時候,越要在繼續(xù)發(fā)展科學技術的時候深入發(fā)展人文社會科學。
今天,一種常見說法是,上什么樣的大學非常重要,若非“雙一流”高校畢業(yè),未來可能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我以為,這種話應該被視作在鼓勵考生努力爭取進入更好的大學。同時也要看到,中國的“雙一流”大學畢竟只是少數(shù)中的少數(shù),不過42所;即便是過去所稱的211高校,也不過100多所;中國目前有3000多所高校,本科院校1270多所。就本科院校而言,“雙一流”這樣的好大學與普通大學的比例連1:10都不到。就此而言,絕大多數(shù)考生還是要通過上一所普通大學來接受高等教育。
所以,作為教育者,我們面臨這樣的現(xiàn)實問題:該如何說服那些無法進入好大學讀書的學生好好學習呢?不能說,進了好大學,人生就光明無限;進不了好大學,人生就一片暗淡??忌弦凰么髮W是所有青年學子的夢想,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如愿以償。哪怕是名牌大學畢業(yè),也不會是學什么專業(yè),畢業(yè)后就自動成為某一專業(yè)領域的專家。沒有人學了數(shù)學專業(yè),出來就是數(shù)學家;學了物理專業(yè),出來就是物理學家。更何況,很多人在畢業(yè)后并不從事自己大學時的所學專業(yè)。所以,大學最重大的使命,是把青年學子培養(yǎng)成身心健康的人,讓他們能夠在某個專業(yè)領域掌握一些基本的入門本領,為他們未來走入社會打下堅實的素質(zhì)基礎。無論文科理科,都是如此。
在上大學之前就考慮就業(yè),乃人之常情,但青年學子也必須知道,無論學什么專業(yè),大學教育更重要的使命是把你培養(yǎng)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這才是你大學的既定目標。從文科教育而言,它能夠更多幫助你理解復雜世界、促進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等。在進入社會后,文科教育帶給你的思想視野、思辨能力、溝通能力、社會責任感等,同樣能讓你有著良好的就業(yè)機會,以及發(fā)揮個人才能的機會,擔當起為國家為社會作出貢獻的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