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美民間合作面臨的挑戰(zhàn)及原因
盡管中美民間合作抗疫對緩解兩國疫情和遏制全球疫情作出了重要貢獻,但客觀來看,在這一過程中,中美民間合作也遇到了一些困難與阻礙,并在未來的合作過程中仍然面臨著全球治理機制落后、中美關系不穩(wěn)定性加強、中美地方交流合作受限和中美經貿合作面臨阻礙等幾方面的重要挑戰(zhàn)。
這些挑戰(zhàn)的產生具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疫情期間,隔離防控措施導致全球價值鏈被破壞,影響中美兩國關系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多,而全球治理機制的落后又令中美難以通過現有多邊機構調解爭端。另一方面,疫情與中美貿易戰(zhàn)疊加、美國大選臨近導致其國內政治分歧加劇、美國部分政治勢力借機抹黑中國形象破壞合作氛圍等原因也為中美民間合作帶來更多挑戰(zhàn)。此外,作為拓寬中美溝通合作的重要方式,中美省州級地方往來渠道的局限性也不利于中美民間合作加強。
(一)全球治理機制落后,中美合作站在十字路口
新冠肺炎疫情映射出現有全球治理機制存在不足。一個具有較強約束力的公共衛(wèi)生緊急事件應對機制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作為聯合國下屬的專門機構是凝聚全球力量共同抗疫中心力量。但是WHO由于本身組織規(guī)則對各會員國的不具有硬性約束力,只能采用“以理服人”的方式為疫情國提供評估報告和應對建議,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部分國家沒有在疫情出現之初就予以高度重視,進而加重了疫情的嚴峻程度。而當全球疫情加重后,更有國家為了逃避自身抗疫無力的責任轉而攻擊世衛(wèi)組織。此前美國政府宣布退出世衛(wèi)組織的行為,不僅違反了自身國際義務,更為本就艱難的全球抗疫工作雪上加霜。
經過疫情,全球多邊合作發(fā)展存在兩種可能,一是各國更加意識到彼此之間的相互依賴,進而選擇合作應對共同的敵人,朝著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邁進;另一個就是各國選擇各自為營,國際社會也因此變得分裂,國際競爭更加激烈。作為全球治理中重要的兩大參與者,中美兩國的合作發(fā)展受國際形勢變化已經站在了一個選擇的十字路口。中美關系變化在影響國際格局的同時,國際格局的變化也在影響中美合作選擇。如果疫情成為全球多邊主義發(fā)展走向的分水嶺,全球化逆流帶來的沖擊最終將損害各國人民的利益,進而可能降低民間合作意愿,為未來中美民間合作帶來一定挑戰(zhàn)。
(二)中美兩國關系起伏,民間交往受到連帶影響
疫情期間,中美兩國關系出現起伏,政府間“一軌”合作減少,中美民間交往也受到連帶影響。中美兩國為控制本國疫情和穩(wěn)定經濟,都采取了一定程度上的航空管控措施,并對一些類別的產品加增出口限制。同時中美兩國國內的民粹主義也有所抬頭,對中美合作產生質疑,這些雖然并非是主流趨勢,但在客觀上也成為中美民間合作抗疫順利開展的障礙。
與此同時,新冠肺炎疫情為中美雙方順利履行第一階段協議也造成了阻礙,政府間的“一軌”接觸與交流變得十分有限,這對中美民間合作抗疫也產生了一定阻力。中美貿易戰(zhàn)從2018年3月正式拉開序幕,兩年時間內,中美關系經歷多次起伏。經過十三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兩國于2020年1月15日上午簽訂了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為未來兩國關系發(fā)展和下一階段的經貿談判釋放出了積極信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因此在2020年1月發(fā)布的《世界經濟展望》中將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上調至3.3%。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突然大規(guī)模暴發(fā)并在全球蔓延,美國成為全球感染人數最多和死亡率較高的國家,對中美兩國履行第一階段貿易協定構成影響。
5月20日,美國政府發(fā)布了《美國對華戰(zhàn)略方針》,與2017年美國《國家安全戰(zhàn)略報告》的既定政策呼應,再次明確美國將放棄長期奉行的對華“接觸”戰(zhàn)略,轉而與中國開展“戰(zhàn)略競爭”?!斗结槨返某雠_拉緊了中美兩國之間本就緊繃的弦。盡管中美民間交流合作總體上來看受政府關系影響較小,但不可否認政府仍然是民間外交的重要推動者。中美兩國政府關系的不穩(wěn)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民間交往。
此外,一些西方國家對疫情的政治化與污名化也損傷了中美民間合作的信心,特別是美國政府在本國疫情加重后,對中國進行了一系列指責與輿論攻擊。同時一些西方媒體認為中國對其他國家的抗疫幫助是出于地緣政治目的,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中美兩國的外交斗爭與博弈占據著各種新聞頭條與社交媒體熱搜。許多中美兩國民眾對兩國合作的態(tài)度因此較為悲觀,這也抑制了部分中美民眾參與抗疫合作的積極性。
事實上,負面國際輿論對中美兩國合作的影響長期存在,隨著中國綜合實力的增強,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擔憂和質疑也層出不窮,但我們需要看到,這些質疑和誤解產生的原因往往是缺乏溝通與了解。越是存在嫌隙,越應該接觸交流,這也是中美民間合作抗疫顯得尤為重要的原因之一。通過合作交往,中美兩國可以從民眾開始,自下而上地逐漸靠近,構建互信。
(三)交流渠道萎縮,中美地方合作存在局限
中美地方交流是維系中美關系、加深中美人民友誼的重要路徑,然而近年來受外部環(huán)境影響和地方政府自身對友好城市關系建設的落后,中美兩國地方交流的活躍程度有所下降,其存在的局限性也成為中美民間加強合作交流的重要挑戰(zhàn)之一。
友好城市(省州)是中美兩國開展地方合作的重要平臺之一。友城在此次中美抗疫合作過程中發(fā)揮了十分突出的作用,彌補了中美政府間合作的短板。除了相互捐贈和慰問,中美之間依托友城建立的三大交流機制——中美省州長論壇、中美省州立法機關合作論壇和中美友好城市大會也可在溝通中美地方合作中發(fā)揮更多作用?,F階段,如何通過經貿合作共同推動世界經濟走出疫情困境應成為重要議題。在這一方面,友城可以發(fā)揮更大作用,為中美企業(yè)合作搭建平臺,通過更加密切的商業(yè)合作為中美兩國民間友好往來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四)全球價值鏈遭到破壞,中美經貿合作面臨挑戰(zhàn)
在疫情期間,全球價值鏈顯露出的脆弱性也引起了各國關注。全球化發(fā)展至今,產業(yè)鏈、供應鏈和價值鏈已經將各國緊緊連接在一起。然而疫情的出現引發(fā)了各國對自身產業(yè)布局的風險和成本兩者之間平衡點的重新思考。雖然“全球脫鉤”這種倒退式發(fā)展成為現實的可能性十分微弱,但區(qū)域化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將成為疫情過后“三鏈”重組、產業(yè)轉移重新布局的趨勢。
中美兩國是全球價值鏈中十分重要的兩環(huán)。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廠”,在高科技領域也取得了一些創(chuàng)新成果,而美國則在多個領域都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上游,創(chuàng)新能力十分突出。疫情對全球價值鏈的破壞使得中美企業(yè)之間的正常商業(yè)合作出現一定程度上的中斷,而美國國內一些主張與中國“脫鉤”的聲音也在疫情的助推下更加明顯。盡管中美兩國企業(yè)在疫后繼續(xù)合作的意愿仍然存在,但如果全球價值鏈無法在疫情過后恢復或優(yōu)化升級,那么中美兩國之間的經貿合作還將面臨更多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