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五年的總理記者會:共答86個提問,“首問”都留給了外媒
5月28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閉幕會后,28日16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出席記者會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這也是李克強的第八場總理記者會。
日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梳理了近五年的總理記者會發(fā)現(xiàn),2015年至2019年的總理記者會上,總理共回答了86個提問,這些問題有41個來自境內媒體、有10個來自港澳臺媒體、另外35個則來自國外媒體,其內容涉及經濟、外交、兩岸關系、民生等領域。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今年的總理記者會上,經濟、外交、兩岸關系、民生等領域的相關問題或仍是提問“熱門”。
經濟相關提問最多
國務院總理作為中國經濟的“大總管”,在每次記者會上被問及最多的總是經濟問題。
其中,經濟增速問題總是被頻繁問及。譬如,在2015年的總理記者會上,分別有兩位境外記者問到了經濟增速問題,美國彭博新聞社記者直言“您認為中國經濟會不會繼續(xù)放緩?未來會不會更疼?”新加坡《海峽時報》記者也提出“您對中國堅持實現(xiàn)速緩但質優(yōu)的新常態(tài)增長是否抱有信心?”
同時,金融領域的問題也不在少數(shù)。譬如,2018年的總理記者會上,中國新聞社記者提問說,“我們注意到前陣子中國有關部門對一些保險類、金融類企業(yè)采取了強制性措施。請問下一步這樣的做法是否會繼續(xù)?以及這是否表明了中國新一輪風險點正在繼續(xù),中國是否有可能發(fā)生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
另外,在兩岸關系、外交等領域,經濟相關問題也總是繞不開的話題。譬如,2016年的總理記者會上,臺灣中天電視臺記者就提問說,“臺灣今年政黨輪替,有輿論認為,政黨輪替之后可能會對兩岸關系未來的發(fā)展帶來一些不確定性。請您談談對今后兩岸關系前景的看法,大陸方面會不會繼續(xù)推出促進兩岸經濟合作、有利于民生的新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新的經濟形態(tài)也在總理記者會被問及。2019年的總理記者會上,澎湃新聞記者提問稱,“您一直在強調要大力發(fā)展‘互聯(lián)網+’,發(fā)展共享經濟,但是去年發(fā)生了一連串的負面事件。您對此怎么看?下一步政府對規(guī)范發(fā)展共享經濟有什么新的舉措?”
“首問”都留給了外媒
澎湃新聞發(fā)現(xiàn),2015年至2019年的總理記者會上,“首問”都留給了外媒,分別是英國金融時報、英國路透社、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美國彭博社、英國路透社。同時,近五年的總理記者會上,港澳臺媒體每年都會獲得兩個提問機會。
從記者會時長上來看,超過兩小時已經成為常態(tài),2019年的總理記者會是這五年中最長的一次。其中,2019年約150分鐘,2018年約120分鐘,2017年約140分鐘,2016年約130分鐘,2015年約120分鐘。
盡管記者會時長不斷被拉長,但是記者們有時仍意猶未盡,會后不斷追問。譬如,2015年的總理記者會結束后,有一位記者追問如何看待中緬邊境最近發(fā)生的問題。
同樣的情況還出現(xiàn)在2019年和2018年,分別是南方都市報記者問“今年‘五一’還會放小長假嗎?”、楚天都市報記者問“個稅起征點會提高多少?”
這些追問均當即得到了李克強總理的明確答復。
頻頻口出“金句”
在這幾年的總理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習慣用引經據典、口語化等方式闡述觀點,并頻頻口出“金句”。
譬如,2019年在回答澎湃新聞記者關于共享經濟的提問時,他說,“新事物在市場力量推動過程中,發(fā)展要靠市場,也要在市場競爭中優(yōu)勝劣汰,政府也要進行公平公正監(jiān)管。愉快和煩惱總是在成長當中相伴隨,我們要做的就是引導他們健康成長。”
李克強有時候還會用自己的切身體會來當做例證。2016年新京報記者問了關于網購的問題,他回答說,“在場的各位可能都有過網購的經歷,我也不例外,也網購過,最近還買過幾本書,書名我就不便說了,避免有做廣告之嫌。但是我很愿意為網購、快遞和電子商務等新業(yè)態(tài)做廣告。因為它極大地帶動了就業(yè)、創(chuàng)造了就業(yè)崗位,而且刺激了消費,人們在網上消費往往熱情比較高?!?/p>
另外,2017年在回答澎湃新聞記者關于房屋產權的提問時,李克強引用了“四書”之一《孟子》中的句子“有恒產者有恒心”。他說,“中國有句古話:有恒產者有恒心。包括網民在內的廣大群眾,對70年住宅土地使用權到期續(xù)期問題普遍關心是可以理解的。國務院已經要求有關部門作了回應,就是可以續(xù)期,不需申請,沒有前置條件,也不影響交易?!?/p>